中国近几年工业变化?

蓟雅晨蓟雅晨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最近看了个帖子,楼主是学历史的,问了一个很好玩的问题——「明朝和清朝为什么没有工业革命」,问题很有意思,我也借题发挥一下,谈谈我对近代中国的产业认知。先上图 明末的江南机器局,主要生产火器,但是也有尝试水力纺纱(虽然失败了) 清乾隆年间的苏州缫丝厂,用丝织品的出口赚取的外汇买来的技术设备制造的。 咸丰年间,上海出现了用现代蒸汽机的棉纺织厂;同治光绪年间,又出现煤气炼铁、煤矿采矿、机械制造等近代企业。

清末民初,在通商口岸出现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工厂,不过多数是以手工技术为主,采用蒸汽机作为动力的工厂并不多。因为当时西方列强已经普遍采用内燃机作为驱动手段。中国虽有少数企业跟进,但多数还是在使用外燃机阶段徘徊了很久。 一直到抗日战争战局基本稳定之后,国民政府才开始了重工业的建设,建立了钢铁、发电、机械等部属企业,但由于内战不断,这种建设根本无法持续完整,更由于国民党撤往台湾而彻底终止。

1949年以后,工业建设开始迅速推进,50年代初期一五计划时期重点发展重工业,后来因为苏联援助中止,中苏关系破裂,再加上美帝国主义封锁,我们的工业建设只能完全依靠自己,搞出了两弹一星,建立起了自己的核工业体系;60年代的三线建设使西部工业重新焕发活力;70年代改革开放前夕,我国工业已经拥有了相当规模,可以说基本解决了无工业可用的境地。

80年代以来的改革开放使得工业建设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解放了生产力,积累了资金,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沿海开放城市利用毗邻港澳台的地缘优势加上自身的政策优势,吸引外资,引进技术,实现了经济的腾飞;同时通过对外贸易,获得了大量外汇,为进口先进技术和设备提供了物质基础。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加入世贸组织,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凭借低廉的劳动力成本率先取得了一些制造业的相对竞争优势。尤其是进入2008年后,在全球金融危机中,中国经济表现出极强的韧性和潜力,工业建设更是突飞猛进。

苑瑞彤苑瑞彤优质答主

过去一年,全国工业经济持续恢复,企业效益稳步提升,工业和信息化事业发展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工业经济持续恢复发展。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9.6%,两年平均6.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34.3%,两年平均增18.2%,利润增长44.4%,创下历史高点……

一系列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工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制造业比重巩固提升。在国家大力推动下,2021年制造业发展呈现几个方面亮点:

一是产业集群加快发展。工信部联合相关部门对石化化工、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光电子信息、环保装备5个集群开展产业链对接,指导各地加快培育认定200个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二是产业转型升级持续深化。工信部对3054家企业开展的调研显示,54.5%的企业通过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降低了运营成本。国家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取得积极进展,目前已有40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100个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竞相发展。

三是专精特新企业蓬勃发展。工信部2021年培育新增4.5万多家“专精特新”企业、4000多家“小巨人”企业、248家重点“小巨人”企业。

近年来,我国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不断增强,在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工信部总工程师田玉龙在发布会上表示,将进一步聚焦重点产业链,集中资源,加大资金和技术支持力度,打造“一企一品一策”的差异化靶向支持政策组合,加快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