绦的五行属什么?

许方明许方明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五行的意义并不是指它们具体的性质,而是指它们的阴阳属性

阴阳是古人对自然界万物所作出的区分,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以地球为参照系,阳光照射着的一侧是阳,背向太阳的一面是阴;以人自身为例,手臂外侧为阳,内侧为阴(当然这个阴阳是相对于人体本身而言) 由此引申到自然界的万物,因为人类是万物之灵,所以用阴阳来区分一切万物都是合理的。

比如男子属阳女子属阴,天在上为阳,地在下为阴等等。 五行也是如此,木火水土金,虽然是指五种不同元素的不同性质,但其阴阳属性却是不同的。

《尚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金,四曰木,五曰土”

《书经注疏》中说:“木曰曲直,火曰炎上,金曰从革,水曰润下,土曰稼穑。” 可见五行并非只是五种物质,而是包括了这五种物质的属性,而这些属性的源头正是阴阳。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公式:阴阳+五行=万物 在中医中,脏腑、经络、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都属于万物范畴,而阴阳和五行则始终处于变化之中。

因此中医理论所说的“相生相克”其实指的是阴阳与五行这对阴阳在万物中相互影响的一种动态平衡。 五行相生的顺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在相生中,因为阴阳的动态平衡,没有所谓上下左右前后的先后顺序。 五行相克的顺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由于木属阴,土属阳,所以是木克土而不是土克木;由于阴阳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木旺则土虚,木盛则土塞,此时木就会制约土地的阳气,所以是木克土。

成怡然成怡然优质答主

在古代,中国文字里边只有4个字带有绞丝旁,麻、线、丝、緶,其它全都是糹字旁。有绞丝旁的字,都是跟丝织品有关系。有的字,从糹,也从绞丝旁,二者可以通用。比如緶,从糹,从绞丝。纟表示与植物纤维有关系;绞丝表示与丝织品有关系,与线有关系。緶与线、丝有关系,所以緶也表示丝织品的意思。

緶字,甲骨文是丝绞在一起的形状;本义:丝绞在一起的样子,引申义为丝织品,麻织品。緶,从丝,宗声。緶在人体为胆道。

緶字在《康熙字典》中注有:“緶,同绦字。”绦字古代并没有,它是后来简化文字时,在緶字的基础上省略丝,加了三点水后形成的。故緶字在今天读dao,有丝绦、帽绦、绦带、绦虫、绦染等词语。緶字在古代为生丝,未加捻,可作纬线,也可作带,就是丝带。故緶在《字林》中注:“生丝未加捻也”。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