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文化有哪些?
我举几个例子吧,我是坐地铁上下班,所以接触到的“地铁路人”比较多…… 我在地铁里遇到过卖唱歌的(就是那种戴耳机跟着音乐唱的)、画漫画的、抽雪茄的、看小说的、打瞌睡的、练英语的、抹指甲油的、穿汉服(和其他服装)的、各种妆发的COSPLAYers、弹钢琴的、泡图书馆的、各种培训机构上课的…… 还有就是在地铁站里面做美甲、理发、修脚、推拿的人,其实这些应该归为“公共交通违法占道经营”,可是人家就在地铁里啊,你也没办法。
还有地铁站里的宠物店(这个真是奇葩),卖宠物的,各种猫咪狗狗小鸟乌龟,甚至还有卖蜥蜴和龟粮的!(为什么我觉得这么奇葩呢,因为上海的宠物管理还是很严格的,一般商场是禁止宠物进入的,但是地铁没有这方面的限制) 还有就是很多人喜欢在地铁里办公、学习或者玩手机,也有很多人喜欢看着手机笑哈哈,不过地铁里打电话的声音太大影响别人就不好了。 在上海坐地铁,你基本上看不到有小孩和老人,因为老人刷老年证免费,小孩子乘地铁很便宜,只要2元(全价票);而且上海地铁里空调温度很低,冬天又湿又冷,我作为北方人特别不习惯这样的环境(毕竟家里的地铁虽然挤,可是一般都不冷啊),所以一般我都不会带小孩老人或者是身体不舒服的人去碰运气。
还有在上海地铁里,很少看到有流眼泪、鼻涕、吐痰等没素质的行为,也很少听到手机声音很大影响了周围人的行为……总体来说,上海地铁的文明程度算比较高了。 但是,我在北京、广州和其他地区的地铁里,确实看到过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不掩口鼻、手机声音外放、蹭车、在车厢里吃东西、乱扔垃圾等等缺乏基本道德修养的行为。。所以只能说不同城市的地铁,承载的是不同城市的“地铁路人”,而每个地区的人的素质也是参差不齐的。
地铁文化主要是指人们经过地铁这种交通工具,而在地铁这个空间里受到的周围事物的综合影响。或者讲是指人们在坐地铁的过程中所接触到的各种文化的一种合集。比如人们在地铁车厢或者在地铁站台看到的广告,还有各种管理制度、文化标语,以及人们的表现等。
地铁文化按其表现形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管理制度文化。这种文化其实是一般的公众不太注意到的,它隐含在地铁的运营组织制度里,比如地铁的安检制度、乘客行为准则等。这种文化其实对地铁的影响才是最重要的,它可以约束人们的行为,从而形成一种特有的地铁文化。
宣传文化。这种文化也是地铁文化中重要的部分,对地铁文化的具体形式影响很大。比如地铁里树立的标语、挂的横幅、张贴的宣传画、墙上的彩绘,还有墙面和天花板上的浮雕,以及地铁广告等。它以一种显性的模式告诉人们应该怎么做。这种文化在地铁里对人的影响很直接,也很大。这种文化在不同的城市里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比如北京的地铁里有很多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画,还有教育乘客如何文明坐地铁的宣传画等。还有各种公益广告。广告商也会买地铁的广告位,比如在车厢里、站台里等位置做广告。这种广告以商业为主导,与普通地铁文化不同。
建筑设施文化。由于地铁大多在地下,空间相对狭小,所以在地铁的建设过程中会加入一些色彩明亮的装修,以减小乘客在乘坐过程中的压抑感。同时地铁里也有不少艺术作品,这些作品大多也是为了烘托地铁的文化氛围。
人们行为文化。人们进入地铁这个小的体系后,会因为前面所述的文化影响而采取一系列的行为,这种行为也是地铁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比如在中国一些城市里人们都比较遵守地铁制度,能够排队进入地铁,能够主动让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