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肖16是什么生肖是什么?
古人把天干地支组合用来纪年,其中“甲子”,就是第一个干支组合,后面还有“乙丑”“丙寅”……这样一路排下去。 到了近代,人们用公元纪年,但公历一年只有365天或366天,而农历一年则有354天、355天等不一的情况。这样每年就相差几天甚至更多,几年下来就差了将近一个月。如果按农历算,1900年是闰年,多出了“闰四月”;而如果按公历算,这一年又是平年,没有“闰四月”。这样农历和公历就不同步了!怎么办呢?古人想出了一个巧妙的办法——在农历里增设闰月来调整。原来每隔两年或者三年就会多出来的一天,现在平均到每一年里面,就变成每年都有366天了(加闰日的年份),或者每年都是354天。
那么,是不是逢双数年就有闰月呢?也不是的。实际上,不管是四大文明古国里的中华文明、古印度文明还是古埃及文明,都是采用“十九年七闰法”,也就是大月十六天,小月十五天,每逢四年一闰,但是十九年里只设七个闰月。为什么是十七个月,不是十八个月?因为闰年的二月只有二十九天。
生肖,又叫属相,是中国和其他东亚国家和地区一些民族用来代表年份和人出生年份的十二种动物(十二生肖)。生肖动物依次为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和猪,十二年一个轮回。生肖文化是东亚文化圈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东亚国家(包括中国大陆、中国台湾、越南、韩国、日本等)与该地区其他民族(如琉球人、蒙古人、高丽人等)皆或多或少地保留了生肖文化习俗的一部分,使用属相符号(比如中国的十二生肖图案或者日本的十二支图案),并且根据每年的生肖轮换,创作和发行生肖邮票、生肖纪念币等。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十二生肖与十二地支相配,并广泛应用于记时、记日、记年和纪月,同时与十二属相相配,用十二属相纪年以代表人出生的年份。
在中国等信奉道教和佛教的东亚国家,生肖也被认为具有一定的喜神规律、趋利避害的意义,与八字命理观念类似,被视为个人的吉祥物或守护神。十二生肖也是东亚人礼物馈赠、生活服饰、物品命名的重要灵感来源。人们相信佩戴自己生肖相应的动物形象可以给自己带来好运、祛除霉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