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明为什么在cba无解?
我来说吧,以前在火箭队的时候,对位姚明的球员有一个算一个,没有一个不怕的,因为太能扛,太能磨了,你跳起来他就能把你帽下来,你强攻他就能把你顶进去,你背打他就能把你抬进篮筐,外线他又是一手不错的三分,运球能力联盟少有的一流水平(当然现在不行了),突破步伐很快很霸气,防守端防锋线很给力,1.83m的身高臂展可达2.17m ,弹跳好,篮板能力超强,内线脚步扎实。最可怕的一点,他的中远投在当时可以说是无解的存在,只要给他一点空间他就敢投,而且还准的不像话(这是和科比学习来的招数),这给当时的火箭带来很大的困扰,因为突破根本没法阻止他,追也追不了,防也防不住,唯一的方式就是夹击,可是这样会给其他队友制造机会。
还有一个原因,当年中国男篮的内线实力实在太弱了,放眼整个CBA也是,除了易建联之外,能够接近姚明的就只有王治郅、陶汉林、韩德君这些人,可他们要么缺联赛经验,要么缺身体素质,要么缺篮球智商(理解战术的能力),要么缺心态稳定(大心脏),总之,就是没有姚明那样集所有优势于一人的内线球员,所以姚明在当时就是无敌的存在。再加上中国男篮当时有姚明这么一个支柱型的人物,其他球员也都很年轻,很有冲劲,所以总能爆冷赢了强大的对手,比如美国男篮,比如世界大赛上赢阿根廷,如日中天巅峰期的詹姆斯也败在我们的手下……这一切是因为姚明强大吗?是的!但同时也正是因为中国的内线薄弱,需要姚明这样一个能里能外的超巨来支撑门面,才成就了姚明一代中国篮坛第一人的称号。
在21世纪的头十年里,如果只选一个最能代表中国本土的职业体育联盟的体育IP,那大概毫无疑问是姚明。
姚明在CBA的最后一个赛季,联盟收视率同比增长了57%。而在他登陆NBA的第二个赛季起,NBA便打败了NFL橄榄球,成为了全美收视率最高的体育赛事。在接下来的十五年中,NBA再也没有让这个冠军旁落。
姚明在2008年登上《时代周刊》亚洲版封面时,编辑部提到,姚明“在很多人心中,是中美两国能和平共处、一起成功地进行竞争的唯一证明”。姚明效应让美国的唐人街变得比以前热闹了,也让中国,尤其是中国体育有了更多被世界了解和讨论的机会。
姚明对于中美两国体育的推动是双向的,而在这条漫长而光辉的“姚之路”上,CBA的重要性被大大低估了。这个2005年仍然被人吐槽“像演戏”的比赛,成为了姚明从中国一路杀向世界的跳板。
很多人并不知道的是,尽管在2002年便以状元身份登陆NBA,姚明在2005年才真正地打完了他的第一个NBA完整赛季;而在这三年里的夏天,中国男篮的大部队都还在欧洲参加世锦赛预选赛或者是征战亚锦赛的时候,姚明都会回到上海东方大鲨鱼队,在CBA新赛季开打前训练热身。
在2004年的CBA季前赛中,姚明的CBA对手还被他“一巴掌扇飞”;而在三个月后,他便在雅典奥运会上代表中国男篮,和梦六队鏖战了四节。
尽管CBA在05年后仍然在很多人口中和“半职业”联系到一起,但不得不承认,姚明在CBA和国家队的打磨为他在NBA的表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CBA在姚明效力于NBA期间的飞速成长,也最终和NBA形成了一个相互作用的关系,成为了姚明在中美两地“和平桥梁”的一部分。
在中国体育IP缺乏的时代,姚明和CBA相互成就,一荣俱荣。而多年以后,CBA还能否诞生下一个姚明,或者下一个易建联、郭艾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