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子意思五行属什么?
《礼记·曲礼上》有载,“人生十年曰幼,学礼。冠者,成人之谓也;二十曰弱,五十曰耋(音dié),六十曰耄(音mào),八十、九十曰耋耄,七十曰杖乡。” 古人把一生中重要的年龄节点与不同的身体变化状况联系起来,赋以特定的称呼,如“豆蔻年华”“二八芳龄”“花信之年”……其中,“襁褓”“孩提”“童稚”“总角”“垂髫”“豆蔻”等指代孩童的词语一直沿用至今。 而“弱冠”“而立”“不惑”“知天命”“耳顺”“古稀”“杖乡”“耄耋”则是对不同年龄段人的形象概括,这些词现在也多被用作形容词;至于“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更是直接用于划分生命周期。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弱冠”“豆蔻”“及笄”“束发”“龆龀”“总角”等等都含有“年龄”之意,但严格来说它们都是名词,表示“未成年”的意思时,可作定语、状语或补语,如“一个弱冠的少年”;但当它表示“岁数小”的时候,只能作补语,如“这小孩儿十二岁就有十五岁的个子了,真是快长啊!”
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中国古代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通过仔细观察,发现宇宙万事万物,虽然千变万化、种类繁多、形态各异,但都可以归纳为五种不同的性质和物化现象。这五种不同的基本性质分别以五种不同的物质为代表,即为木、火、土、金、水。这五种物质彼此既相滋生,又相克制,在无穷无尽的周而复始的运动中保持了宇宙间各种事物的动态平衡,从而使万事万物向着更加有利于生物的方向发展。
1、木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之特性。如春季绿柳成荫,欣欣向荣。《说卦》:“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此乃“春夏秋冬”生成之数。故长夏归于土,四季皆木,木以春为司令。春属东,东风应肝,肝喜条达,即顺其性而使肝舒也。肝有疏泄功能,故善疏肝者,善用土、水二经药。
2、火有温热、升腾之特性。如太阳之光,温暖大地。故夏令所司,以火为司令。夏属南,南风伤肝,故夏日不可骤用辛散。
3、土性敦厚,有生化、承载、受纳之特性。如“地载万物”、“背土王”、“无根而固”、“培根本”、“塞太仓”皆土性之功。脾,统血,统为统揽、运筹,脾在内亦为将帅,故能统筹周身之血。
4、金有肃杀、收敛、下降、清洁之特性。如秋季天气转凉,花木凋零。秋属西,西风伤肺。
5、水有寒凉、滋润、下行、闭藏之特性。如冬日滴水成冰,雨雪纷飞。冬属北,北风伤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