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痛几个月了?
这种情况建议去医院就诊,行乳腺超声检查,看看是不是有病变的可能。 一般来说,哺乳期的妈妈出现乳房疼痛的情况,可能的原因是乳管堵塞,乳汁淤积从而造成的疼痛。这个时候通过热敷、按摩等方法,促使乳汁排出,乳房胀痛即可消失。 但是如果不是哺乳期妈妈出现了乳房疼痛,则不能忽视。因为导致乳房疼痛的原因有很多。比如乳腺炎,虽然多数是由于细菌感染所引起的,但是也不排除恶性的肿瘤可能(比如说乳腺癌)。当然,非哺乳期乳腺增生也会出现乳房疼痛的症状。
对于这种情况,做乳腺B超的检查就可以初步明确病因。如果检查考虑慢性乳腺炎,可以在专科医生指导下应用抗生素治疗;如果检查提示急性乳腺炎,则需要及时停药,进行消炎处理。 如果检查发现存在恶性病灶,则需要进一步做增强CT或者磁共振等检查,加以确诊,并及时治疗。
另外需要提醒的是,很多药物都是通过对性激素的表达来发挥作用的,所以如果是服用药物导致的月经不来,在排除怀孕的情况下,一般停止服药,月经即会复潮。 如果用药已经三个月以上且症状无改善或加重,应及时就诊,由医生判断是否继续用药还是改用其他方法治疗。
1、青春期乳腺增生:从青春发育期就开始出现乳房严重胀痛,月经前3-4天加重,来潮后减轻,严重者可有红肿、发热、甚至停止发育。多为单侧,对侧发生时则原有症状减轻。有家族史。
2、经前期乳房胀痛:这也是月经前综合症的的常见症状之一。女性在月经前一周内有疲倦、烦躁、易怒、嗜睡、多梦、腹胀、体重增加等表现,经后消失。有30—50%的育龄女性有此症状,多为双侧乳房同时受累。
治疗上一般采取调整心态、工作、生活,多食清淡的食物,可适当用维生素B6、谷维素、安定等,严重者可服避孕药抑制排卵,减少月经来潮即可见效。
3、分娩后的乳腺炎:多见于哺乳期的妇女,特别是初产妇。乳汁淤积、乳头破损、新生儿吸吮时口腔不洁是发生乳腺炎的主要原因。临床表现为乳房肿块、肿胀、乳房皮肤发红、疼痛,可伴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抗感染治疗有效。
4、乳腺纤维腺瘤引起的乳房肿痛:多见25岁以下的年轻女性,一般认为与性激素分泌高、而不平衡有关。好发于乳房外上象限,为圆形的质地韧实的肿块,边界清楚,活动度大。小的纤维腺瘤无须治疗,大的可行手术切除。
5、导管内乳头状瘤引起的乳房肿痛:多发于临近绝经期或绝经后的女性,一侧乳头出现溢液,常为鲜红色,少数为棕褐色或奶汤样。乳房内可触及直径0、5—1厘米的肿物,质中偏硬,界清,单发多见。可行手术切除大乳管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