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育这几年的滑坡?

宾涵莉宾涵莉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体制原因 中国传统是集体主义,讲究大局意识、服从组织安排。现代体育运动在商业化和职业化方面走在美国前面,于是很多有天赋的运动员选择进体校、进运动队,成为专业的竞技运动员。但是我国专业运动队的选拔机制并不是建立在“选苗子”的基础上,而是以地区为单位进行选拔,然后集中训练、参赛。这样的优势在于能够最大程度地调动地区的积极性,把运动员培养出来;劣势也非常明显——无法找到最适合这个项目的人,往往是以地区为中心,大而全,不精细。

举个例子:一个省有一个乒乓球运动队和一个羽毛球运动队,每个队各配备20个队员。这样就算这个省份再差,至少能保证两项项目有人能打打比赛,成绩就算差到极点,至少也有两个第二(当然这种情况不可能持续)。如果是一个俱乐部制的专业队就好办了,项目人员可以精简,只要找几个最合适的精兵强将就行了,其他条件相差不大也可以接受。现在我国的竞技体育还是这种大而全的模式,所以在人财物等方面只能保障那些主流项目,对于非主流项目只能说多投入一些人力,效果却未必能赶上欧美国家。

2、人口结构原因 现在参加体育运动、从事竞技运动的年轻人越来越少,这一点除了跟社会风气、价值观有关外,还与升学、就业压力有关。现在的青少年负担越来越重,要面对升学的压力,走上社会的还要承受巨大的就业压力,他们已经没有太多时间和精力来参与体育运动,尤其是成本比较昂贵的竞技体育运动。

3、经济原因 竞技体育归根到底还是要靠经济做后盾的。现代竞技体育要求更高、专业程度更强,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才能支撑。就拿奥运会来说吧,光是在备战期间保证高水平的训练,经费就得相当足,同时还得保证伤病,因为高水平选手出现伤病的概率其实很高。一旦受伤,医疗恢复费用高昂。奥运会期间,选手饮食营养、住宿交通、康复理疗等开支浩大。北京奥运会澳大利亚游泳队下榻的酒店一天房费高达750美元,比美国驻联合国大使住的条件都好。

文发进文发进优质答主

中国体育代表团本届奥运会参赛运动员431人,是境外参赛人员最多的一届。参赛运动员平均年龄25.4岁,年龄最小的是跳水运动员全红婵14岁,最大的是男子马拉松运动员董国建35岁。运动员中有138人为首次参加奥运会,占运动员总人数的32.02%,其中有119人是从2017年以后进入国家队,占首次参赛运动员的86.95%。

代表团中有33名奥运会冠军,其中2人获得2枚奥运会金牌,4人获得3枚奥运会金牌,4人获得4枚奥运会金牌,1人获得5枚奥运会金牌,1人获得8枚奥运会金牌。

代表团中有34人曾获得世界“三大赛”冠军,共在13个项目30个子项中获得冠军,其中在里约奥运会获得冠军的有21人,在近2届世锦赛和世界杯获得冠军的有34人,其中有25人既获得奥运会冠军,又获得世锦赛和世界杯冠军。

共有397个单位2041人(运动员431人、教练员148人,辅助人员1462人)参加东京奥运会备战工作,其中解放军282人、中央单位284人,地方各省市1475人。参加备战工作的运动员和教练员来自23个省区市,8个不同民族,161个业余体校、118个体育院校、56个职业俱乐部、52个行业体协和解放军单位。

中国体育代表团共获金牌38枚,银牌32枚,铜牌18枚,总48枚。金牌数、总奖牌数仅次于美国,位居第二。金牌榜前六的国家是中国、美国、日本、英国、俄罗斯、澳大利亚。在22个大项中获得金牌、银牌、铜牌,金牌小项中,有18个为传统强项,占金牌总数的48%。首次在奥运会的田径、赛艇、帆船、体操等项目中获得金牌,形成“多点开花”的夺金格局。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