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析企业资金流向?
这问题问得,就好像是你想分析黄河水中的泥沙含量一样。 你应该先告诉我们,你想分析“企业资金流向”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评估风险?还是为了优化决策?或者只是为了了解信息? 因为目的不同,采用的策略和方法就截然不同。而且你所谓的“分析”究竟是指收集信息、进行统计分析,还是真的要进行某种程度的“理解”和“解释”呢?
如果是为了风险评估或预警,那你至少要告诉我,该企业是否存在大量的关联交易(包括对外投资和收购),因为通过财务报告很难得到独立的信息来分析其中某笔交易的资产质量。 如果你是为了优化决策,那你就需要进一步告诉我们该企业的融资情况和资本结构,以及你的具体决策方向——是融资成本?还是流动性?还是盈利水平?还是偿债能力?
要知道,同样的指标在不同的人看来重要性是不同的,甚至同一人在不同的决策场景下的侧重点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只有明确了你的具体需求才能实现有针对性的解决。 如果是单纯的信息搜集,那最简单不过了,直接上公开数据网站就能搞定。要是还想要进一步解读或是提供专业意见,那就根据你的目的采取相应的方式。比如是想请专家提供意见?还是只想获取一般性信息?或者是想请专业人士对特定问题进行深度解析?方式很多……
总之,你要明确告诉别人你想要什么,别人才可以给你想要的…… …… …… …… …… ……
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是资金运动的两个方面,两个方面应当相互配合,保持平衡。而企业从银行获得的贷款,是资金来源的组成部分,它必然反映在企业的现金流量表中。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正常占用资金的需要,可以向银行申请流动资金贷款,反映在“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部分,而企业用于投资的资金需要向银行申请投资贷款,反映在“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部分。对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两个方面的分析,应结合资产负债表和有关报表附注,以获得对企业全面、准确的认识。
对流动资金周转的各环节分析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
存货(其分析的具体内容详参本书第二章第一节相关内容)。通过“营业成本”与“存货”账户的比较,可分析判断企业原材料及产成品是否积压。“营业成本”反映本期销售产成品或商品的成本,而“存货”账户反映期末库存。若“营业成本”小于“存货”,或其比值较小,说明成本发出,而没有及时实现销售,反映产成品大量积压。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产品销售不畅。通过“主营业务收入”与“存货”账户的比较,可以反映所销售产成品或商品的去向、质量情况和市场竞争力。“主营业务收入”账户大体反映产成品或商品销售的收入,若此收入较小,或“主营业务收入”较“存货”过小,说明产成品或商品销售去向不明,或质量较差,竞争力低下。
应收款项(其分析的具体内容详参本书第二章第三节相关内容)。
通过“主营业务收入”、“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的比较可以分析判断企业的销售货款收回及应收票据的情况。若“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账户增长速度大于“主营业务收入”,可能是因为市场疲软,销售货款难以收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