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的五行属什么颜色?

贡采柔贡采柔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五行,是用金、木、水、火、土来代表五季--春、夏、长夏(季夏)、秋、冬,不是一年四季都分的很清楚的。 古人把一年分成十二个月,而每个月又分上中下三日。上日分三时,中上日分四时,下午的三时是末时。一天共是七时;七日为一候,三候五日为一气,六气为一周。

一年共有三百六十五日,十二个月,每月三十日或二十三日,分为七候,每一候五日,每一节气十八日,一年有三百六十日;再算上最后的四日余气,共计三百六十五天。 用公历计算干支纪年法,每年的开始是从立春这一天的零时开始的(立春交节时间为每岁的第一个节气)。 这样,一年的时间被划分为24等份,每15天为一等份,每三个等份为一个节气,每个节气有15天左右的时间。每一年的节气从立春开始循环到腊月廿四冬至结束。

用农历计算五行的规律是这样的: 正月:寅月,木气始行,厥阴风木主事,其色青。 二月:卯月,阳气渐长,阴气渐消,阴中有阳,少阳相火主事,其色赤。 三月:辰月,阳气极盛,阴气皆微,阳盛阴虚,燥气当令,清明谷雨,草木萌芽,万物欣欣向荣,水土湿润而温暖,湿土不生旺,则火不炎,故其色黄。 四月:巳月,阴阳交替,立夏小满,雨水丰沛,湿热相交,万物茂盛,枝繁叶茂,其色绿。 五月:午月,阳气至极,物极必反,阴生阳消,盛极而衰,重阴之气开始主宰,芒种夏至,雨水减少,土壤失润,草木渐枯,其色白。 六月:未月,阳气微绝,阴盛阳微,大暑立秋,炎热不减,江河湖海,潮汐涨落,其色蓝。 七月:申月,阳极气盛,土得金扶,白露秋分,阴阳平衡,水气旺盛,寒露霜降,草木凋零,其色白。 八月:酉月,阴极阳微,土得金水养,天气高远,云淡风轻,秋分寒露,雨水减少,草木枯黄,其色红。 九月:戌月,阳极气虚,土性燥实,寒露霜降,雨带南移,干燥少雨,霜降立冬,万物凋零,其色黄。 十月:亥月,阴极君临,水气当权,大雪冬至,阴盛阳微,雪覆大地,万物不言自有其寒,其色黑。 十一月:子月,阳气潜动,冰封大地,雨水稀少,冬至小寒,土气郁塞,万物不语自有其冷,其色灰。 十二月:丑月,阴阳交错,万物不容,雨水增多,立春惊蛰,阳和起蛰,万物复苏,其色青。

晁代印晁代印优质答主

五行在四季变化中也有相应的规律。春季为万物始发,对应五行木;夏季绿叶茂盛,对应五行火;秋季万物凋零化土,五行属土;冬季万物归藏,对应五行水。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更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孟秋季的正式开始:“秋”就是指暑去凉来,意味着秋天的开始。到了立秋,我国很多地方开始降温了。所谓“热在三伏”,按照“三伏”的推算方法,立秋这天往往还处在“三伏”里的中伏阶段。因此,立秋后还有一个处暑节气。这两节气也往往被称为“长夏”。

立秋并不代表酷热天气的结束,立秋后还有至少“一伏”的酷热天气。“秋后一伏”基本在八月中旬至八月下旬,甚至九月初。因此当立秋遇处暑,炎热酷暑,燥热之气更甚。燥邪伤肺,燥热之体养生应遵循润肺养阴、滋阴润燥之原则,可适当吃些芝麻、莲藕、蜂蜜、梨、石榴、桑葚、百合、新鲜蔬菜等,以润肺燥、养胃阴。另外,也可多喝绿豆汤、酸梅汤饮用莲子、百合、山药、枸杞煎品。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