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的五行什么意思?

储柏众储柏众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土,在五行里,为五行之中央,生万物,养万物。故,有大地之象,可载物,承载万物;且有养育之功。 古人造字非常讲究,“土”从“土”,从“士”,或者从“王(乾)”,其实就代表了“土”的不同属性,也暗示了“土”的五行定位——阴阳平衡,厚德载物,且具有生育的能力。与“土”相关的字,大多符合这些特点。 比如,地部的“地”,这个字由“土”和“也”组成,即表达了土地的意思,又表示了土壤中含有水液,湿漉漉的土,可以种子和植物的生长。

再比如,山部的“岩”“峰”“岳”等字,既体现了山的特性,又包含“土”的特性,尤其是“岳”,由“山”和“父”组合而成,其含义就是像父亲一样的大山。还有“土”字边的“域”“埠”“塘”等等,都蕴含了土的特性。 我曾经专门写过关于五行的文章,在这里可以用一个表格来呈现: 要理解土的特性,必须结合“五季”——四季加上季节中每个三个月的中间一个月,称之为“五季”。每一季分为七段,每段对应五脏中的某一脏,而五脏再对应五态的人,也就是每个季节的中旬阶段,如果天气以热为主,则对应心,是中夏之人;如果天气以凉为主,则对应肺,是中秋之人;如果是天气以寒为主,则应肾,是小冬之人……

具体可参考我写的这篇: 人一生下来,受天时影响,天生就有偏性,都是不完美的,都是有病证的,需要后天的调养,才能逐渐达到阴阳和谐的状态。这是中医养生学的基本理论基础之一。

贡梓辰贡梓辰优质答主

在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中,有一种叫五行学说。所谓五行,就是木、火、土、金、水这五种物质。这五种物质被看作构成宇宙万物及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基本要素,广泛用来说明自然现象。“土”在五行中属中央,位于东方木、南方火、西方金、北方水的中央。它有承纳四方,承载万物的作用,所以称为“中央土”。“土”的特性是“稼穑”,泛指种植和收割,象征着生长、养育、成就、丰硕和富饶。同时,五行之间互相支援,有相生关系,互相制约,又有相克关系,相生,即相互促进,相克,即相互制约。木能生火,火能生土,土能生金,金能生水,水能生木。木能克土,土能克水,水能克火,火能克金,金能克木。这种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实际是对自然界一些客观现象的总结,有科学的因素,例如,水能灭火,金属制品要熔化离不开火。但是,中国古代五行说的很多内容把不相关的现象硬拉到一起,是不科学甚至是荒谬的。例如,有人把五脏与五行相配伍,心、肝、脾、肺、肾分别被对应为五色,五个方位和五种属性,甚至认为木病会传染给土……这种说法与中医相联系,对我国传统思想影响至深。“土”在哲学范畴中还具有其他引申意义。譬如,《易传·坤卦》把天称为“乾”,把地称为“坤”,又进一步说:坤为地,坤象征着化育万物的“厚德”和载重致远的“广厚”,也以“中和”而著名,由于“地势”造成的“坤顺”,“厚德”、“广厚”和“中和”的本性,使大地在“地势”(即地理条件)的支配下,自然而然地产生了承载日月星辰、“其势”的现象。“其势”就是“坤德”的具体体现。这种“坤德”在社会生活中具体地表现就是“顺遂”,引申为服从。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