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五行解释意思是什么?

桂子杭桂子杭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万紫千红总是春”——《咏花》 古时候的人们将世界万物分为五类,即天地生山,每一类各有一属性;而色彩也是分阴阳的,红色、黄色属阳,青色、黑色属阴。所以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世间的万紫千红都是春天来临的结果(因为春天阳气上升)。

“梅香绽,柳眼开”——《迎春》 这里的梅和柳代表了初春的到来。古人用诗描绘春天的时候往往从早春的开始——梅花,因为它开花最早,最先报春。在宋代时就有“梅香绽”这句关于梅花的诗句了。而柳树则是在“草长莺飞二月天”之时发芽、展叶,故有“柳眼”一说。

“桃始华,李华实”——《四月》 桃的花期一般是在农历三月下旬到四月中旬,而此时李子已成熟。因此古人就用这两句来描述四月的景象。

“榴花红似焰,桃面白如银”——《五月》 这首诗描写的是农历五月的景色。其中石榴花是这一月份的代表。它盛开时,花朵红得很鲜艳,就如火焰一般。而桃子的表面有一层细细的绒毛,颜色是乳白色,就像沾着露水的花瓣一样。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六月》 此时夏季已经到来,而这首诗中的“荷风”就代表了六月。因为“荷”字带有“夕”字,而在农历六月时太阳偏西的时间开始变长,所以有“荷风送香气”的说法。“竹露”则是由于这个时候气温升高,空气中水气增多,所以竹叶上有时会有水滴掉落,发出清脆的声音。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八月》 这是描述农历八月的诗句。其中“桂子”指的是桂花。在八月的时候,正是桂花开放的日子,那扑鼻的香气即使是在远离人间之境的云彩中都能闻到。

“丹枫吹火扇,白露点青萍”——《九月》 这是一年中最凉的季节,而“丹枫”就暗示了这个季节的特点。它的枝叶经霜后变成红色,并且开始飘落。而“青萍”指的就是浮在水面上的水草,到了秋天,植物都开始枯萎,只有这种细小的水草仍然绿油油的。

程炳辉程炳辉优质答主

五行,既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又指事物之间对立制约、协调平衡的规律,是中华民族在生产力极端低下的历史条件下探索自然、社会和思维运动规律的过程中形成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人们在长期生产和生活的实践中认识到五材是当时最重要的物质资源,在《荀子·王制》中有:“美金(青铜)以铸剑戟,试诸壤土;恶金(铁)以铸鉏、夷、斤、斸,试诸壤土”的记载,把金和土看成是治国之本;“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主民”(《管子》),五谷则是“五材”转化而来的。人们对木的看法有些特别,既指“有树之土”(《管子》),又指生长在土地上的树木。实际上这是古人用生长在土上的桑、楮、梓、槐等乔木和生长在地表的矮壮植物分别代表高产和低产农田,同时木还具有提供薪柴和加工农具与建筑设施的功能,所以木既代表五材中的一种,又代表五谷之源。

对金、木、水、火、土五材的属性,古代学者们做了归类。《尚书·洪范》认为木、火、金、水、土的属性分别是:“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即按五材的味来归纳其属性。《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按五材的功能来划分其属性:“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而五味与五脏则是相合的。这种归纳虽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但与现实还是有某些符合之处。

在属性及属性归类的基础上,古人又总结了事物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即所谓“五行生克说”,如《邹衍五行終始说》中所载:“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火胜金,金胜木,木胜土,土胜水,水胜火”。又如《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述:“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金虚则木旺,水虚则土旺,土虚则金旺,火虚则水旺,木虚则火旺。经言旺者,实也。”

五行不仅有相生相克的关系,而且还存在着“亢害承制”的关系,即制衡关系,是五行之间相互制约的进一步发展和延伸。如“水曰润下,润下作咸,咸味入肾,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若水不润下,反为浸溢,谓之曰旺,则高源泛滥,而为陂池之大害矣。土能制水,若土实而成高原,则水之旺者承制而平矣,是土旺水平者也。”(《黄帝洛书·五行大义》)

五行制化和亢害承制规律,使五行系统具有自调节和自控制的功能,因此在一定的条件下五行系统处于协调平衡的状态。古人运用五行的生克乘侮和亢害承制的规律说明自然和社会的正常演变与异常变化,这是他们所得到的重要结论。总之,五行是功能(属性)系统和结构系统,五行生克乘侮和亢害承制是功能运动与物质运动的规则。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