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水五行怎么起说?

毛丹丁毛丹丁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五行这个概念在古代是指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状态、规律,而不仅仅是今天意义上的元素周期表五种元素。中医理论中就有“五行”一说,指的是金木水火土五个生理功能的象征。 五行相生相克,是有根据的,但不是依据今天的化学和物理知识。“土生金”,从化学的角度来看,土壤里确实含有金属矿物,但“生”并不是指金属来自于泥土,而是指自然界里的金可以通过采矿、冶炼变成器物——古人认为,金是从土里生长的,所以称“土生金”——其实很多金属矿床都是火山作用形成的,跟土壤没有任何关系。

至于“水克火”,更是有根据,而不是简单的阴阳学说或者水火相克相济理论。比如海水蒸发产生水汽,这是水蒸气;水蒸气遇冷空气会凝结成水滴,形成雨水;降雨又汇集到江河流入海中,这就是“水克火”的流程。其中的“水”不是特指液体的水,而是泛指具有流动性、温热性的物质,火也是如此,这里没有强调燃烧与发光。

当然,现代科学证明世界是由原子分子构成的,宇宙是由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力构成的,中医理论也发展了“五行”概念,这些都不是古人心中的五行概念了,但这并不能证明古代人就错了,至少古人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构建了符合自身需要的世界观。 题主所说的土水五行应该就是这样了:大地是物质的承载体,也是水火的分隔物(地理分界线),如果没有土,水火无依。

苗昭荣苗昭荣优质答主

五行的起源和本义是什么

五行的起源和本义是什么?中国人的宇宙观和古希腊人的不一样,它是从整个自然界的相互作用中,找出构成世界万物的最基本元素,这就是“金木水火土”:因为它们,世界万物才生发繁衍不止。当然,中国古人不可能理解为什么金木水火土就能生发万事万物。他们发现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的现象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中,所以认为世界的本原要素就应该是它们。这是中国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在自然界的最典型现象是:春季木(草木、动物、昆虫等)繁生,夏季木(森林)能生火,秋季火能烧木,木被烧尽,金气成,冬季水寒如冰……四季循环不尽,万物繁衍生息。这就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最典型的作用过程。

五行和命理的关系是什么

五行和命理的关系是什么?五行的相生相克作用过程(下面简称“过程”)是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任何一个本原要素(下面简称“本原”)都是该过程产生的,又将被该过程消灭。所以任何“本原”都不是最根本的,它只是作为过程的阶段形式而存在,没有“本原”的永恒物质。命理同样,人生也是一个“过程”,从出生到成年……衰老直至死亡,也是一个“过程”。命理学把人生过程和五行的“过程”联系起来,以五行的生克制化(简称为“刑”)规律和人类社会的阴阳消长规律及宇宙中天体星辰的运行规律相参照,研究人生规律。命理学认为,如果在一个人的生命“过程”中,五行“过程”符合正常运行规律,则该人的寿命绵长,福禄永享。如果五行“过程”运行失去平衡,那么该人的寿命、福禄、婚姻、官职等等,都不能尽其“本原”(金木水火土)的“过程”规律。

八字命理学怎么来的

八字命理学怎么来的?易经的前身是“连山”和“归藏”,都是卜筮书。但因时间太远,都失传了。“归藏”中的部分,由周文王和周公修订为易经。周朝建国后推行“礼、乐、射、御、书、数”的“六艺”教育。“数”就是天文、历、算。当时的统治者,是把天地自然、人类社会、自身生存都放在同一时空的“大宇宙”中考虑,天文、历、算和卜辞占筮密切结合。“数”中的“历”,实际上是天干地支,也就是命理学中年柱天干地支的源头。到了东汉,随着“干支配六十年”法则的成熟,年、月、日、时都有了干支纪法。三国时,出现了八字(四柱八字)。经过晋代,到了南北朝时成熟,唐代出现了徐批(批八字的鼻祖,他批的八字被后人汇集成一书),宋代出现预测经典《珞琭子评用》。到清代,民版八字命理学著作很多,其中以袁树珊批的《三命通会》影响最大。

八字算命有科学道理吗?

八字算命有科学道理吗?有人用现代科学知识批八字,如“木为肝,火为心”之类,那是牵强附会。同样,有人从八字的角度解释现代科学现象也是“扯到边”,如“月亮绕地球而动是因为金克木”。八字命理学是以易经为基础、阴阳消长规律为前提、天干地支为工具的综合预测之术,和现代科学是两种不同的体系。如果八字命理学完全符合现代科学的解释,那么我们就没有必要再读“命理”,直接在中学和大学的教材里增开“科学版命理学”就得了。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